本文通过一个线上实例,详细介绍http协议中的content-length字段。
前言
http协议是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,虽然看上去很简单,但是实际中经常遇到问题,我们就已经遇到好几次了。有长连接相关的,有报文解析相关的。对http协议不能一知半解,必须透彻理解才行。
本文通过一个线上实例,详细介绍http协议中的content-length字段。
问题
我们的手机App在做更新时会从服务器上下载的一些资源,一般都是一些小文件,更新的代码差不多是下面这样的:
1 | static void update() throws IOException { |
比如上面的代码更新一个so文件,先通过content-length获取文件的总大小,然后读Stream,每读一段,就计算出当前读的总大小,除以content-length,用来显示进度条。
结果weblogic从10升级到12后,content-length一直返回-1,这样就不能显示进度条了,但是文件流还能正常读。把weblogic重启了,一开始还能返回content-length,一会又是-1了。
原因分析
Http协议的请求报文和回复报文都有header和body,body就是你要获取的资源,例如一个html页面,一个jpeg图片,而header是用来做某些约定的。例如客户端与服务端商定一些传输格式,客户端先获取头部,得知一些格式信息,然后才开始读取body。
客户端: Accept-Encoding:gzip (给我压缩一下,我用的是流量,先下载下来我再慢慢解压吧)
服务端1:Content-Encoding:null(没有Content-Encoding头。 我不给压缩,CPU没空,你爱要不要)
服务端2:Content-Encoding:gzip (给你节省流量,压缩一下)
客户端:Connection: keep-alive (大哥,咱好不容易建了个TCP连接,下次接着用)
服务端1: Connection: keep-alive (都不容易,接着用)
服务端2: Connection: close (谁跟你接着用,我们这个TCP是一次性的,下次再找我还得重新连)
http协议没有三次握手,一般客户端向服务端请求资源时,以服务端为准。还有一些header并没有协商的过程,而是服务端直接告诉客户端按什么来。例如上述的Content-Length,是服务端告诉客户端body的大小有多大。但是!服务端并不一定能准确的提前告诉你body有多大。服务端要先写header,再写body,如果要在header里把body大小写进去,就得提前知道body大小。如果这个body是动态生成的,服务端先生成完,再开始写header,这样需要很多额外的开销,所以header里不一定有content-length。
那客户端怎么知道body的大小呢?服务器有三种方式告诉你。
1.服务器已经知道资源大小,通过content-length这个header告诉你。
Content-Length:1076(body的大小是1076B,你读取1076B就可以完成任务了)Transfer-Encoding: null
2.服务器没法提前知道资源的大小,或者不愿意花费资源提前计算资源大小,就会把http回复报文中加一个header叫Transfer-Encoding:chunked,就是分块传输的意思。每一块都使用固定的格式,前边是块的大小,后面是数据,然后最后一块大小是0。这样客户端解析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去掉一些无用的字段。
Content-Length:nullTransfer-Encoding:chunked (接下来的body我要一块一块的传,每一块开始是这一块的大小,等我传到大小为0的块时,就没了)
3.服务器不知道资源的大小,同时也不支持chunked的传输模式,那么就既没有content-length头,也没有transfer-encoding头,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短连接,以连接结束来标示数据传输结束,传输结束就能知道大小了。这时候服务器返回的header里Connection一定是close。
Content-Length:null Transfer-Encoding:null Connection:close(我不知道大小,我也用不了chunked,啥时候我关了tcp连接,就说明传输结束了)
实验
我通过nginx在虚拟机里做实验,默认nginx是支持chunked模式的,可以关掉。
使用的代码如下,可能会调整参数。
1 | static void update() throws IOException { |
1.nginx在开启chunked_transfer_encoding的时候
(1) 在reqeust header里不使用gzip,也就是不加accept-encoding: gzip
test.so文件大小 | 结果 |
---|---|
100B | 能正常返回content-length,没有transfer-encoding头 |
69M | 能正常返回content-length,没有transfer-encoding头 |
3072M | 能正常返回content-length,没有transfer-encoding头 |
可以发现nginx不管资源多大,如果客户端不接受gzip的压缩格式,就不会使用chunked模式,而且跟是否使用短连接没关系。
(2)在request header里加入gzip,accepting-encoding: gzip
test.so文件大小 | 结果 |
---|---|
100B | 没有content-length,transfer-encoding=trunked |
69M | 没有content-length,transfer-encoding=trunked |
3072M | 没有content-length,transfer-encoding=trunked |
可以看到nginx在开启chunked_transfer_encoding
,并且客户端接受gzip的时候,会使用chunked模式,nginx开启gzip后不会计算资源的大小,直接用chunked模式。
2.nginx关闭chunked_transfer_encoding
(1) 在reqeust header里不使用gzip,也就是不加accept-encoding:gzip
test.so文件大小 | 结果 |
---|---|
100B | 能正常返回content-length,没有transfer-encoding头 |
69M | 能正常返回content-length,没有transfer-encoding头 |
3072M | 能正常返回content-length,没有transfer-encoding头 |
因为能很容易的知道文件大小,所以nginx还是能返回content-length。
(2)在request header里加入gzip,accepting-encoding:gzip
test.so文件大小 | 结果 |
---|---|
100B | 没有content-length和transfer-encoding头,不论客户端connection为keep-alive还是close,服务端返回的connection头都是close |
69M | 没有content-length和transfer-encoding头,不论客户端connection为keep-alive还是close,服务端返回的connection头都是close |
3072M | 没有content-length和transfer-encoding头,不论客户端connection为keep-alive还是close,服务端返回的connection头都是close |
这就是上面说的第三种情况,不知道大小,也不支持trunked,那就必须使用短连接来标示结束。
问题解决方案
咨询了中间件组的同事,以前也遇到类似的问题,因为升级了Weblogic导致客户端解析XML出错,因为使用了chunked模式,中间有一些格式化的字符,而客户端解析的代码并没有考虑chunked模式的解析,导致解析出错。
因为我们客户端必须用content-length展示进度,因此不能用chunked模式,Weblogic可以把chunked模式关闭。用下面的方法:
1 | #!java weblogic.WLST |
改了之后,确实不返回chunked了,但是也没有content-length,因为Weblogic就是不提前获取文件大小,而是强制加了connection:close
,也就是前边说的第三种,通过连接结束标识数据结束。最后只能把这些资源放倒apache里了。
总结
一个好的http客户端,必须充分实现协议,不然就可能出问题,浏览器对于服务端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都很好的做了处理,但是自己实现http协议的解析时一定得注意考虑多种情况。
1 | 文章作者:牛立新 |